路通百业兴,道顺民心畅
——辰溪交通建设铺就乡村振兴“黄金道”
谭春梅
今年国庆假期,辰溪县黄溪口镇商铺老板们脸上挂满了笑容。“这条路扩建整修后,今年‘五一’和国庆生意好得很!”开超市和服装店的老板娘闲聊时,掩不住增收的喜悦。而在长沙创业的王老板,如今也常携妻儿回乡探亲:“以前路烂堵车,回家像受罪。现在路修好了,一有空我就回辰溪!”这些朴实话语的背后,是辰溪县2023年以交通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脚。
一、交通+民生:打通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
辰溪县将解决群众出行痛点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。在杨溪村——这个位于三县交界的村落,1754名村民中多为留守老人与儿童。过去村民需徒步半小时才能到达公交站点,出行极为不便。接到群众诉求后,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迅速行动,经实地勘测与多方协调,将潭湾至桐山公交线路延伸至杨溪村。自2024年元旦起,每天3台公交车定时发出6个班次,车轮终于驶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。
类似的场景在全县不断上演。2023年,辰溪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次,谋划出策12次。一条条曾经坑洼的乡间小路,如今蜕变为宽阔平整的沥青混凝土大道。安坪镇村民驾车仅需20分钟即可抵达沅辰高速入口,偏远的黄溪口瑶乡也迎来了11公里的“黄金快车道”,让6万瑶族群众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。
二、交通+旅游:编织山水“诗画走廊”
“雨中的路上风景充满了诗情与画意”——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尽管阴雨连绵,辰溪的公路沿线却迎来大批游客。沅水二桥至修溪集镇的9.5公里二级公路全线贯通,将沿线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溪口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龚家湾、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串联成线。这条被誉为“沅水百里画廊”的公路,沿江蜿蜒而行,山清水秀,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,更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旅游资源大门。
在中仙公路沿线,百年古银杏林、长田湾“千岛湖”、布村梯田等自然景观,因道路升级焕发新生。这条28.2公里的三级公路总投资1.19亿元,将仙人岩国有林场、瑶乡民俗博物馆等景点有机串联。道路两旁古树参天、江水粼粼,游客可一路领略“车行画中,人在景中”的意境。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,让辰溪从“途经地”蝶变为“目的地”。
三、交通+产业:启动致富“强力引擎”
交通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黄溪口片区公路改造后,当地商铺营业额显著提升;五里堆至安坪镇公路竣工后,沿线货车流量激增,10万农民的生产物资与农产品流通时间大幅缩短。
便利的交通对产业链发展有那些深远的影响?
临港经济加速集聚。借力怀化国际陆港联动拓展区优势,蓝伯化工新建铁路专用线,打造化工矿石金属材料港区,推动电石、建材与物流产业双向驱动。
油茶产业链升级。全县8家油茶加工企业依托便捷路网,打通了“种植-加工-销售”全链条。长田村油茶园亩产值提升至4000元,林下套种魔芋的复合模式更带动8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;
电子产业集群崛起。旭联科技等企业落户辰溪,4条便携式储能生产线全面投产,2025年电子元器件销售目标剑指30亿元。
交通网络的完善甚至重塑了农业经营模式。修溪片区公路提质后,怀化市最大的罗汉果和白茶生产基地与市场无缝连接;谭家场乡22.35公里旅游公路建设中,同步规划沿线农旅融合项目,让2.5万群众在家门口吃上“生态饭”。
从杨溪村的公交站到中仙公路的银杏林,从黄溪口的商铺到长田湾的油茶园,辰溪用一条条“产业路”“旅游路”“幸福路”编织成乡村振兴的经纬网。道路延伸处,农产品飞出深山,游客涌入农家,游子归乡团聚,工厂机器轰鸣。当瑶乡老人踏上公交车的台阶,当创业游子飞驰在回乡的高速路口,当油茶果在畅通的物流中变成农民存折上的数字——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,就这样沉淀在每一公里的公路延伸中。
辰溪的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:道路不仅是地理的连接线,更是希望的传送带。随着X036旅游公路年底通车、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落地,这条用沥青与混凝土铺就的“黄金快车道”,正载着12万辰溪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明天。车轮滚滚向前,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,已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。
下一篇:没有了